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黄唯理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美育】关于美术教育与美术教师的若干问题

2013-07-17 17:23:12 来源:《第三届全国少年儿童美术理论研讨会文集》作者:黄唯理
A-A+

  •教学实践与创作实践

  作为当代的美术教师,对其教学理论与实践素质的高要求显然是必要的。但其自身的创作实践经验与审美素质的提高也是极其重要的。

  我国当代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徐悲鸿、潘天寿、刘海粟、丰子恺、李可染、关山月等首先是个不断进取,在绘画实践与审美素养上有独特建树的大画家。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当代中国少儿美术教师中的佼佼者,都有相当高的审美素养与较丰富的创作实践经验。

  但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不少教师仅仅满足于在院校里所学的一点美术知识和绘画经历,满足于自己几年或十年、二十年的教学经历,以不变应万变。

  并非意味着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当是个画家。但作为教师不应仅满足于表面而浅显的美术知识与经验,而应在创作实践与审美上始终走在学生的前面。

  当代艺术正向着既多元、又综合的方向发展。在当今的美术领域,画种(科)类别界定规范被淡化了,媒介材料丰富了,绘画与制作的方法更丰富与综合了。受边缘美术现象的启发,美术教育方法也在不断变革。在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显然提高了。

  让儿童了解多种媒介材料的可塑功能,拓宽表现范围,以更自由的方式表现丰富的童心世界,这是新时期美术教育的特点之一。对于一个没有经历过用媒介来创作的教师而言(不论这媒介的新旧或属性)便无法了解媒介的意义,而对媒介的性能及所出现的各种效果更无法了解。例如:从来没有经验过宣纸作画的教师,就不能了解宣纸的吸水性、对颜料与墨的关系、干湿效果的特性更无体会,这样就不能协助在以宣纸作画上受到困惑的儿童。

  在儿童以一种不自觉的、无意识的方式来创作的阶段里,是根本不能辨别和控制他所用的媒介。在这时教师是否有适当提示与引导,将体现着他(她)是否有这种体验经历和能力。因此,如果教师因没有创作经验而对材料的使用加以不正确的引导及干涉,将会挫伤儿童的创作热情。

  教师进行创作实践,除了能熟知媒介、体验创作艰辛与乐趣并从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审美素质外,还有一点是重要的,那就是从中培养对艺术抱有积极的态度和热情。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对美术创作毫无经历与兴趣的教师,能感染他的学生的创作欲望。因为“正是尝试的愿望和发现的兴奋引导儿童及其教师在艺术以及所有领域中的学习”。(美国教育家伊莱恩•皮尔•科汉语)。

  在教学与创作实践中,人的审美素质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媒介材料只是提供了完成作品的物质条件,教法、技法也仅为技艺而言,而审美与观念则引导着教学与创作的品位与方向。教师的审美(与观念)也影响着儿童的审美取向。当教师引导学生创作及评鉴学生作品时,除了以儿童个性及心理特点作为分析因素外,审美导向则是关健的要素。笔者曾调查发现,在美术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于中上或良好的作品较易于判断,对于最优秀的以及差的(主要从审美角度而言)作品却常难以准确判别及评鉴。例如:一幅非常个性、有与众不同表现的作品容易评判为“乱画”的不及格作业;一幅造型过于概念及成人化的线描易于误判为“认真”、“漂亮”的画作;评价色彩画常常是扬鲜(艳)而抑灰,容易误导学生及家长;……因此,在教学中的欣赏课、回答学生提问、评选学生参展作品、引导学生评论审视生活环境与现象等活动中,无一不体现着教师审美素质高低的重要作用。

  当代儿童画展的评委主要由著名画家(也有部分教师)组成,就是利用他们的审美眼光为儿童的画作作出美的评价。当我们大多数的教师都能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时,教师作为评委会的主人,也许对孩子会更公正而全面一些。

  •轻松与累——由一个中外儿童画展引出的话题

  一个家长在观看一个中外儿童画展后告诉笔者:“我觉得中国的儿童画技法多,很丰富,但也很累。外国小朋友(主要指欧、美、日等国)的画虽然简单一点,却让人感到轻松。”这话虽然只是对一个画展的评论,但这一直言却能由画展现象引起人们对当今美术教育的现象作一些思考。

  思考一:儿童画中的创造性是直接教、还是启发、培养出来?

  著名学者黄全愈博士最近在他的新著《素质教育在美国》中提出了一个有趣而值得深思的话题:“创造性能不能教?”对于这一并不深奥却又引人思考的问题,黄博士这样认为: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教育工作者(笔者以为包括家长)就是要去营造一种适合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的确,笔者也认为:创造性不可能简单而直接地传授给学生(尤其是儿童),儿童的创造性应该是教师、家长、及良好的社会生长环境培养出来的,是鼓励和启发出来的。倘若创造性能轻而易举地传授,那么这“克隆”的“创造性”将是毫无创造与自我的价值。

  话题回到儿童画展。当教师与家长认为:某儿童画比赛、画展值得参与时,有意或无意地便去教儿童这样创作:“要按这一内容画,才符合参展要求”、“你用XX材料去创作,才有新意”、“这里的色彩要漂亮一点,不要灰。”、“这里多加花纹,多画XX 形才有疏密感”……这并非是虚构,只要你留意考察这类现象并不鲜见。我们不应当否认教的意义,但要注意教的方式,也不要把“教”混同于“启发”。

  在儿童美术教育中,“训练”、“教”、“启发”同样重要。“训练”是要使被训练者掌握某些技能与绘画的正确习惯,例如:我们有必要训练儿童掌握绘画的正确姿势、使用颜料的基本方法、媒材使用和表现的某些技能等等。“教”的方式要点到为止,例如:当我们“教”儿童关于画树的课题时,既要讲树的知识、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欣赏关于树的画、比较画树的效果。但我们不能教儿童唯一的答案、更不能简单地划定对与错之分,只能通过这些“教”引发儿童的表现欲和创造潜能。“启发”是更重要的,它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也是最需要方法、耐心、环境与时间的,这是培养儿童创造力所必须的重要一环。

  我们在画展中看到的儿童画,应当是经过“训练”、“教”、“启发”后儿童发自内心的独特的美术表现成品。

  思考二:应当怎样对待儿童画比赛和展览

  在美术界,我们所见大型的全国美展与专题展上的作品中,为展览而创作充满着目的性与挖空心思的奇特制作效果的展品并不鲜见。这一展览现象,也影响到了儿童画展。展览组委为了展览质量严格把关多评选“完整性”的儿童画入选,送选者(多为教师、家长)为了能让儿童入选获奖也只好以此(其实也有不自觉的因素)为标准去“教”儿童创作参展作品。

  也许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学画的人也多,要竞争参展或获奖比外国更难。儿童参展与获奖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鼓励儿童并确实有利于自信心的确立、对儿童的升学有利、可以暂时对家长在送子学画过程中的辛劳付出作点精神补偿、教师也能从中找到必须的慰藉感等等。这些因素加上社会根深蒂固的急功近利意识、教育单位以获奖来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中国家长特有的过高期望值,使得教师与儿童感到总有无形的压力。在这压力下教师有时也只能违心愿地去为参展而加班加时“教”儿童创作展作品;也为了要有“新意”,不得不让儿童超极限地在画中使用并不熟练的新媒介、新技法;无数次让儿童修改作品或复制同一幅画;甚至教师、家长、儿童同为一幅画而出点子、代笔等现象并不少见。因此我们可经常在儿童画中见到超完美、超儿童年龄极限的效果。这样的画当然让人看后觉得“累”。外国的小朋友是否有中国小朋友的这些无形压力呢?笔者不得而知,但从他们画中显露出的轻松,所透露出的纯真中至少可以得到一点答案。

  中国的教育模式历来重教,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思想延续至今。中国的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培养着世世代代守业、守纪、勇敢、刻苦、耐劳的国民,并创造出光辉的东方文化与文明。但我们也应承认,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数千年也从未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因而学生缺乏一种主体意识,主动精神与学习热情,也就是说在创造动力与素质培养上还存在着缺憾。在美术教育方面,尽管我们作了不懈的努力,教育成果丰硕,但在创造力培养中“教”的痕迹依然明显。

  看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当务之急,也是要由社会、家长、教师去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的。

  •对技巧技法教学方式的担忧

  近日翻阅某新出版的儿童画教材,感觉书中的儿童作品外轮廓还是有儿童特点的,但再多翻细阅, 发现书中的学生作品不论是什么年龄和作者,都重复使用着同一技巧,线条在轮廓内外整齐有序地排列,由于技巧的统一让读者感到有个人画集之感。书店上教儿童学习国画、素描的技法书更是随处可见。一些儿童画展的评委曾有这样的感觉:有些儿童画一看便可知道是某地某校的作品,象是统一的技巧与风格。这是目前存在于我们教学中关于技巧技法教学的问题与现象之一。

  美术作品离不开技巧、技法。随着当今儿童美术的发展,儿童所能选择的媒介材料丰富了,训练儿童掌握一些技巧、技法也是必要的。笔者反对那种极端放任毫无教育而言的教学,但也反对不讲时机与度简单而统一的技巧灌输。技巧是使用媒介材料来表现作者思想感受的方法,技巧在艺术品中的存在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比如,当面对同一对象写生时,一个学生可能用轮廓来表现,另外的儿童则可能需要涂满空间来表现。这是当学生学习基本的共性技巧知识后,作出的个性选择。

  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德在谈到技巧问题时认为:“技巧的发展完全取决于个人的需要,它是极端个人化的,因此技巧不能加以解释或传授”。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学生学习技巧的简单放任,因为“教师的任务是在适当的时候介绍适当的材料”(当然也应包括技巧与技法)。“技巧不能离开其内涵而独立地予以施教,使用得当的话,可以帮助儿童自我体验的欲望,或是表现的冲动”。例如,在涂鸦阶段的儿童,其特点是在体验使用新媒介的行动,使用的材料就必须能自由表现运动感,不应带有任何的技巧困难而干扰其创作。倘若此时教师过早地传授、表演给儿童学习诸如“水彩”“国画”“版画”的技巧、技法、只会限制儿童的个性展现方式或使儿童因技巧的难度而对美术学习失去兴趣与自信。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个人风格、技巧偏好,不应直接地影响着他的学生。上述所提的关于某些教材和展览中,不同学生作者的画出现风格、技巧、技法的相似与统一,这种教学风格化现象至少对于儿童期的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在适当时机向学生解释适合他们使用媒介材料的使用程序。这程序应当是共性的(其中也包括一些技能、技巧),例如版画制作与印刷的共同原则与程序、剪纸或陶艺制作的共有程序与方法等等。教师应当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共有的程序与方法后,引导学生在创作中自由灵活地运用。并鼓励学生个人发展出自己的技巧。

  另外,存在于美术教育中的“过渡期”教育方法问题,也值得在这里探讨。这里提的“过渡期”教育是指大儿童(小学五、六的级11至12岁的儿童)向少年期过渡的美术教育问题。这也是当今美术教育的一个难题。当儿童从涂鸦期、黄金期走来时,我们的教育方法不得不有所调整与改变。多年来,我们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教育,(尤其在课外)是施行简单、枯燥的“正规”技巧、技法训练,比如在少年宫不管学生的个性发展、爱好如何,只要还在美术班学习,从五年级开始,几乎统一地从素描、透视学起,进行严格的美院式的训练。这根本无过渡可言的严格技巧、技法训练,完全与儿童前期的教育思想相违背,对这些还算是大儿童的学生而言也毫无过渡与适应的人情可言。一个在少年宫经历过美术中班(过渡期、大班、美院附中、美院本科教育,现在又回到少年宫任教的见证者曾深有体会地说:“当我五年级进入少年宫美术中班时是含泪学(枯燥的)素描,很艰难地熬过数年考上了美院附中,却又是重复着同样的经历……。”这些年来对于一刀切的过渡期教育,不同的声音也得关注:难道小孩学美术只有考美院这一出路?初中甚至高中才进行严格的素描训练是否更合适?……笔者认为,现行枯燥而单一的“过渡期”教育应到了改革的时期。随着儿童入学年龄提前,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才10至11岁还未健全立体三维概念,要这些还没有坚定考美院志向的儿童一刀切地学素描、透视、单一的技巧、技法显然是违背社会需求现实、教育规律与学生意愿的。要改变这过早的单一培养,首先要纠正学素描、透视才是学美术的偏面认识。近年来,我国的美术高考已从过去的单一而被动的写实技能考核,逐渐地增加考核考生的全面美术素养的主动内容。现在不少少年宫正在试行办不同类型的过渡期美术中班,例如对有志于考美院的学生与热爱美术但不打算将来考美院、当画家的学生,分别进行不同性质、课程的教学。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开端。

  放眼世界,当我们耳畔响彻高技巧、高技能、高科技呼声的时候,西方社会“以高情感抗衡高科技”的呼声更高。的确,人的事业成功,除了智力、技能、经验等因素外,意志、情感、审美的因素也同样重要。事实将证明,把美术教育引向单一的技能、技法培养是不切实际的、是违背素质教育原则的。美术教育以其重创造、重审美、重情感培养的特点,在现代社会中必将显示其更大的育人功能。

  2000年7月初稿

  2001年1月完稿

  载《第三届全国少年儿童美术理论研讨会文集》

  参考文献

  1、《创造与心智的成长》罗恩菲德(美)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3年出版

  2、《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伊菜恩。皮尔。科汉(美)等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2

  年出版

  3、《素质教育在美国》黄全愈 著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9年出版

  4、《美术心理学》丁宁著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1994年出版。

  5、《美术教育方法论》 郭绍纲、范凯熹著  岭南美术出版社   1993年出版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黄唯理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